知名分析师 Patrick Moorhead 发文称,英特尔CEO 透露,英特尔“流星湖”,也就是第一代酷睿 Ultra 处理器的生产遇到了一些问题,导致生产成本上涨。
具体来说,英特尔酷睿 Ultra 在生产时可能是由于 Intel 4 工艺问题,再加上大量订单,晶圆在生产过程中遇损,良品率在下降。目前英特尔产线已不得不调整策略,被迫进行“热批次”模式,也就是遇到了有些小问题的晶圆会优先等级加工,之前计划安排的晶圆往后排产。这说明最近有不少有问题的晶圆出现,这势必会导致成本上升,毕竟单块晶圆切出来的好芯片变少了。
产业链方面消息,其实“流星湖”Meteor Lake 的产能一直都很紧张,虽然是好事,表明需求旺盛的,但过程中遇到了更多问题,会导致良品率,有些时候不能太急……
一方面是产线提速导致,另一个方面可能还是和 Intel 4 工艺本身有关,目前只有流星湖在用。接下来英特尔会调整策略,将采用多个工艺节点来制造,新一代桌面级酷睿将采用 Intel 20A ,即将登场的酷睿 Ultra 200V 和再往后的“猎豹湖”都是 intel 18A ,号称可以超越台积电和三星的2nm工艺。飞一会~